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
欧姆定律
内容 | 导体中的电流,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__比,跟导体的电阻成__反__比 |
表达式 | __I=__ |
变形式 | |
U=__IR__ | 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的乘积 |
R=____ | 电阻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,但与电压、电流均无关系 |
类型一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
例1 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,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( )
A.由I=可知,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,跟它的电阻成反比
B.由U=IR可知,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,说明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
C.由R=可知,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,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
D.对某一导体而言,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
[答案] C
[知识警示] 欧姆定律公式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角度分析。在公式R=中,R是导体的电阻,只与导体的材料、长度和横截面积等有关,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。
类型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
图17-2-6
例2 某同学在探究"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"时,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7-2-6所示的图象。根据图象分析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
B.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
C.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是1 V时,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.1 A
D.将a、b两导体并联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,干路的电流为0.6 A
[解析] B 由图象可以看出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,故A说法正确,不符合题意。Ra==5 Ω,Rb==10 Ω,Ra<Rb,故B说法错误,符合题意。当Ub=1 V时,Ib===0.1 A,故C说法正确,不符合题意。将a、b并联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,I=0.4 A+0.2 A=0.6 A,故D说法正确,不符合题意。
例3 有甲、乙两个电阻,甲电阻的阻值是2 Ω,两端的电压是2 V;乙电阻的阻值是4 Ω,两端的电压是8 V。小明同学计算甲电阻中的电流时,列出如下过程:I甲===4 A。请指出以上计算过程错在何处?并用正确的方法计算出甲、乙两电阻中通过的电流。
[答案] 错误之处:小明同学误将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作为甲电阻两端的电压。通过甲电阻的电流:I甲===1 A;通过乙电阻的电流:I乙===2 A。
类型三 含滑动变阻器的变化电路
例4 如图17-2-7所示,电源电压保持不变。闭合开关S后,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图17-2-7
A.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,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
B.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,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
C.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
D.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
[解析] B 从题图可以看出,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,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,故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,电压表V1的示数都不变;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,当R2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,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,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,电流变小,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,A选项错误、B选项正确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=IR1变小,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=U-U1变大,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变大,C选项错误。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即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,当R2的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,其阻值变大,故D选项错误。
[思路揭秘] 串联电路中滑片移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解题思路:
图17-2-8
例5 如图17-2-8所示的电路中(电源电压不变),闭合开关S后,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,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( )
A.电流表的示数不变,电压表的示数不变
B.电流表的示数变大,电压表的示数变小
C.电流表的示数变大,电压表的示数变大
D.电流表的示数变小,电压表的示数不变
[解析] D 从题图可以看出,电阻R1与R2并联,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,电流表测量R2中的电流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,R2的电阻变大,此支路电流变小,即电流表示数变小;由于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,而电源电压是不变的,故电压表示数不变,正确的选项是D。
[思路揭秘] 并联电路中滑片移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解题思路:
知识点●1 欧姆定律
1.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对于同一导体,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
B.当电压不变时,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
C.当电压不变时,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
D.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为一定值
[答案] B
2.在"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"的实验中,分别用R1、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,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17-2-9所示的U-I关系图象。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( )
图17-2-9
A.R1>R2 B.R1=R2
C.R1<R2 D.无法确定
[解析] A 在图象中画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,如图17-2-10所示,从图中可以看出,电流相等时,电阻R1两端的电压大,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R=可知,电阻R1的阻值大。
图17-2-10
[点拨] 比较两个导体的电阻大小,解题方法有两种:一是相同电流比电压,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,电阻越大;二是相同电压比电流,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,电流越大,电阻越小。
知识点●2 欧姆定律的应用
3.张阳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,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17-2-11所示的U-I图象,则电阻a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。当流过电阻b的电流为0.6 A时,电阻b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。
图17-2-11
[答案] 10 3
[解析] 解答本题时先找出a与b图线所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值,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值。电阻a的阻值:Ra===10 Ω;电阻b的阻值:Rb===5 Ω。当流过电阻b的电流为0.6 A时,电阻b两端的电压为:U=IRb=0.6 A×5 Ω=3 V。
4.已知一导体的电阻是10 Ω,通过它的电流是0.6 A,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多少?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0 V,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少?
[答案] 导体两端的电压:U1=I1R=0.6 A×10 Ω=6 V;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0 V时,导体中的电流:I2===1 A。
图17-2-12
5.有的小汽车前排座位中安装有电加热器,其工作原理如图17-2-12所示,其中R1=12 Ω,R2=6 Ω。闭合开关后,通过R1的电流为2 A。求:
(1)R1两端的电压。
(2)通过R2的电流。
小红在计算时,列出如下过程:
(1)R1两端的电压:U1=I1R1=2 A×12 Ω=24 V。(2)由于R1和R2在同一电路中,因此通过R1的电流与通过R2的电流相等,即I2=2 A。
判断小红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,如果错误,请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来。
[答案] 小红的计算过程不正确。
正确解法:(1)R1两端的电压:U1=I1R1=2 A×12 Ω=24 V。(2)由于R1和R2并联,故R2两端的电压U2=U1=24 V,通过R2的电流:I2===4 A。
[解析] 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,一定要注意物理量同一性的问题,当出现几个物理量时,不要张冠李戴。小红将通过R1的电流作为通过R2的电流进行计算导致解题错误。本题解题思路如下:(1)已知R1的阻值和通过R1的电流,根据欧姆定律知U1=I1R1,因此U1可求;(2)通过R2的电流I2=,R2的阻值已知,只需知道R2两端的电压U2即可,而电路中R1和R2并联,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,所以U2=U1,代入数据可解得I2。
一、选择题
1.对欧姆定律的理解,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( )
A.对某一段导体来说,导体中的电流跟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
B.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,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
C.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无关
D.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由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
[答案] C
2.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时,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.2 A。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2 V,则导体的电阻为( )
A.5 Ω B.10 Ω
C.15 Ω D.无法确定
[解析] A R===5 Ω。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,导体的电阻不变,还是5 Ω。
3.如图17-2-13所示,电源电压不变。闭合开关S后,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( )
A.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,V2的示数变大,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
B.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,V2的示数变大,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
C.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,V2的示数变小,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
D.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,V2的示数变大,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
[解析] D 首先要弄清电路的连接情况,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,V1测R1两端的电压,V2测R2两端的电压,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来分析各表示数的变化情况。
方法一: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,R2的电阻变大→电路的总电阻变大→由于电源电压不变,导致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→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→依据U1=IR1,R1不变,I变小,所以U1变小→电压表V1示数变小→依据U2=U-U1,电源电压U不变,U1变小,所以U2变大→电压表V2示数变大。
方法二:在串联电路中,=,即电压与电阻成正比,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,R2占总电阻的比例增大,分得的电压也增大;R1占总电阻的比例减小,分得的电压也减小;电路中的电流随总电阻的增大而减小。
图17-2-13
图17-2-14
4 ..如图17-2-14所示的电路,电源电压保持不变。当开关S闭合后,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.电流表A1示数变小,电流表A2示数不变
B.电流表A1示数不变,电流表A2示数变小
C.电流表A1示数变大,电流表A2示数变小
D.电流表A1示数变小,电流表A2示数变大
[解析] B 电路中R1、R2和滑动变阻器R并联,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时,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,则R中的电流变小,R1、R2中的电流不变。电流表A2测量的是通过R2与R的总电流,所以A2示数变小;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R1与R2的总电流,所以A1示数不变,故B选项正确。
5.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。其原理是:光照增强,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,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,玻璃透明度下降,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。若电源电压不变,R0是定值电阻,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( )
图17-2-15
[解析] C 在B、D电路中,玻璃两端的电压总是等于电源电压,所以玻璃的透明度无法改变,故B、D选项均错误。在A、C电路中,R0与Rx串联,光照增强时,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,则电路中电流变大,R0两端电压变大,Rx两端电压变小,所以A电路中玻璃两端的电压变大,玻璃透明度上升,不符合题意;C电路中玻璃两端的电压变小,玻璃透明度下降,符合题意。
二、填空题
6.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时,通过它的电流为0.3 A,则此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;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,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。
[答案] 10 10
[解析]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===10 Ω。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,与电压和电流无关,所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,导体的电阻仍为10 Ω不变。
7.如图17-2-16所示的电路中,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,电压表并联接在R1两端。已知R1=10 Ω,R2=20 Ω,电压表示数为2.5 V,则AB两端的电压U=________V。
图17-2-16
[答案] 7.5
[解析] 电路中的电流I===0.25 A,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=IR2=0.25 A×20 Ω=5 V,则AB两端的电压U=U1+U2=2.5 V+5 V=7.5 V。
8.在如图17-2-17所示的电路中,电源电压为6 V,R1=4 Ω。闭合开关S后,电压表的示数为2 V,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,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Ω。
图17-2-17
[答案] 0.5 8
[解析] 由电路图可知,电阻R1、R2串联,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,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。电路中的电流:I===0.5 A;R2两端的电压:U2=U-U1=6 V-2 V=4 V,电阻R2的阻值:R2===8 Ω。
9.如图17-2-18甲所示的电路中,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。闭合开关S后,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,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(选填"变大""不变"或"变小")。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的某位置时,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,则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___Ω。
图17-2-18
[答案] 变小 11
[解析] 滑动变阻器R2和电阻R1串联在电路中,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,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,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,所以电流变小;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.7 V、0.3 A,则R1===11 Ω。
10.在如图17-2-19甲所示的电路中,闭合开关S后,电压表的示数为3 V,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同一位置。则灯L2中的电流是________A,电路的总电阻R=________Ω。
图17-2-19
[答案] 0.8 3
三、计算题
11.如图17-2-20所示的电路,小灯泡L的电阻为10 Ω,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5 Ω。当开关S闭合时,小灯泡L发光,电流表的示数为0.3 A。求:
(1)电源电压。
(2)通过电阻R的电流。
图17-2-20
[答案] (1)3 V (2)0.2 A
[解析] (1)电源电压:U=ILRL=0.3 A×10 Ω=3 V。
(2)通过电阻R的电流:IR===0.2 A。
12.如图17-2-21所示,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 Ω,当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B处时,闭合开关,电压表示数为2 V,电流表示数为0.2 A,电源电压保持恒定。求:
(1)R的阻值。
(2)电源的电压。
图17-2-21
[答案] (1)10 Ω (2)6 V
[解析] (1)电阻R的阻值:R===10 Ω。
(2)串联电路中,电流处处相等,I1=,I2=,故=,即=,则U2=4 V,因此电源电压U=U1+U2=2 V+4 V=6 V。
1.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,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,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。可以把一个实际的电源看成由一个理想电源(即电阻为零)和一个电阻串联组成,如图17-2-22甲所示。
图17-2-22
用图乙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出一个实际电源的电阻值。图中R=14 Ω,开关S闭合时,电流表的读数I=0.2 A,已知电源电压U=3.0 V。则电源的电阻r=________。
[答案] 1 Ω
[解析] 根据题意,可构建如下等效电路图:
图17-2-23
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、电流特点可求电源的电阻:r===1 Ω。
2.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改装而成的。电流表G也是一个电阻,同样遵从欧姆定律。如图17-2-24甲所示是一个量程为0~3 mA的电流表G,当有电流通过时,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,这时G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。因此,电流表G实际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。已知该电流表的电阻为Rg=10 Ω。
(1)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,则刻度盘上最大刻度3 mA处应该标多大的电压值?
(2)如图乙所示,若与这个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后,使通过G的电流为3 mA时,A、B之间的电压等于3 V,这样A、B之间(虚线框内)就相当于一个量程为0~3 V的电压表(图丙)。求串联的定值电阻R的大小。
图17-2-24
[答案] (1)0.03 V (2)990 Ω
[解析] (1)电流表G也有一定的电阻,计算时可以把电流表看作一个电阻。G的阻值为10 Ω,通过它的电流为3 mA时,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根据U=IR可求,即Ug=IRg=3×10-3 A×10 Ω=0.03 V。
(2)电流表G和定值电阻R串联,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即可求出R两端的电压,再计算出R的阻值。即R===990 Ω。
评论